現代詩人、新科技探索家、台電工程師的對話──三位老學長的真誠付出
46(五)機班上同學以耳順之年,集資22,000,000元捐獻給母校,令人感佩

採訪撰文◎林秀嬪
攝影◎林淑欣   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一個濕涼的冬日午後,三位資深校友的到訪溫暖了本校群英會館,更為此處增添了幾分不凡的氣息,他們是本校前身台北工專46級機械科五年制校友──馬為義潛成龍朱雲塘學長。此次他們返校乃帶著緣於老同學們的熱情與愛心,為應姚校長之呼籲,將已募得的兩千兩百萬元善款中,擬再提撥四百萬元予母系機械系改善與擴充實驗研究設備之用,期待未來能強化機械系研究發展並更具競爭力,立意深切。(按:該善款中之一千萬元,前已於97年冬先以故吳永成同學之名捐助母校興建科學研究大樓,另自98年初設置「台北工專46(五)機同學會獎學金基金」,迄今該基金已達壹千兩百萬元;今擬自該基金提轉三分之一(400萬元)供母校特別運用)。
     三位學長各有不凡的經歷與故事。馬為義為知名旅美現代詩人,筆名「非馬」。臺北工專畢業後,赴美馬開大學(Marquette U)取得機械碩士學位,後於威斯康辛大學取得核工博士學位。學成後於美國阿岡國家實驗室從事能源研究工作多年,有感美國能源政策朝令夕改,難以施展所長,故提早退休,專心從事寫作與藝術創作。非馬甫於工專就讀第二年便創設《晨曦》月刊發表詩作,多年來堅持於工作之餘進行創作,為科技、工程與文學的結合下完美的註腳。其傑出之表現,更曾得尼克森總統夫人頒予第一屆傑出新公民獎。近日將於松江路的國家書店舉行新書發表會,展現源源不絕的創作力與生命力。
     潛成龍畢業後即考取公職,於榮工處服務三十餘年,歷任各種職務。學長工作之餘勤於研讀科技新知,充實自我,這些知識累積為寶庫,經常激發其產生新的思維與創意點子,轉化為工作與生活的創新技術。退休後於「中華機械公司」兼任工程重機械講師並提供技術支援,不止息地為社會奉獻所能。此外著有《挖土機之應用原理及構造》一書,嘉惠後學。   
     朱雲塘朱熹第二十九代裔孫,雖自謙為佃農家子弟出身,仍難掩其身流露自文公傳承而來的刻苦向學與耿直不阿之特質。在同儕間向來是公認書念得最好也最認真的,故乃榜單上的常勝軍,自台北工專畢業後也順利通過高考與就業考試,選擇於第一志願台電公司服務。其對台灣電力新發電廠建造工程的付出可說窮盡畢生心血,曾參與過火力或核能電廠的設計、招標與建造。期間為免被獨家攏斷而設計以比價方式標購發電設備,替電力公司省下百餘億元的建造費,竟被未得標之廠商以莫須有的「圖利他人」罪名,纏綿官司訴訟近十年,直到退休後八年才獲無罪之判決。在另一購案中,因否決了低標廠商事後修改保証數值以符要求的作法,於進行再招標時,該原低標廠商竟再大幅降價,此舉又適逢買方市場受世界天然氣大減價的連帶影響,故又替台電省下千餘億元的建設費用。此事學長奉為畢生得意、欣慰事之一,雖未得到任何嘉獎表彰,仍為自己公正無私之成果與正確的決定感到驕傲,更顯其剛正不阿與謙遜之特質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相談甚歡之餘,三位學長各以簡短之語表達對台北科大的期許:馬為義期許學校要多與外界接觸、交流,加強人文的教育與修養;潛成龍則認為校方應加強學生電腦軟體方面的能力,以因應時代的需求;朱雲塘重申學長之觀點,認為學校需多加與國內外一流大學交流合作,開拓學生視野,並期許後進學子多花心思於研究發展上,期待北科大能有更好的發展並培育更多元的人才。

三位學長與林副校長及校友聯絡中心鄧主任合影
左起:潛成龍、朱雲塘、林副校長啟瑞、馬為義、鄧主任道興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回上頁